影響高溫連棟大棚出菇質量的因素及增加質量的措施
一、影響高溫連棟大棚出菇量的因素:
1、通風、面積、遮陽網因素:
(1)通風排濕效率不好。因為連棟大棚覆蓋面積大,棚內濕度排出困難,影響出菇質量調控效率。
(2)連棟大棚的表面遮陽網固定面積大,采光率調光不足,大棚內的亮度增加和排濕效率增加困難。
(3)二層遮陽網中縫合不住,流出的20~40公分寬度的縫隙,影響養菌和轉色期的“避光”質量和高溫季節出菇菌棒的避光降溫因素。
2、自然氣溫因素:
香菇的出菇需要顯明的溫差應激,而冬季的高溫連棟大棚里面與自然氣溫差別只有2~5℃差別,達不到催菇溫差需要,只有依靠自然氣溫進行催菇,失去了塑料大棚采光增溫調控溫差的因素,需要進行采光增溫調控設置的改造。否則,連棟大棚里的出菇管理就定要依靠自然氣溫和溫差管理催菇程序了。
二、增加高溫連棟大棚出菇質量的技能措施:
1、品種選擇:一是南方的氣溫偏高,并且7-8月份的全天高于35℃氣溫的時間大于6小時,選擇的菌株需要具備耐熱、抗高溫菌株;二是南方的陰雨天氣比較多,鮮品菇的菌株需要選擇香菇菌蓋顏色為茶褐色或灰褐色的菌株,不適宜選擇紅褐色或者黑褐色的香菇菌株;三是自然氣溫高溫高濕,需要選擇抗雜菌能力較強的菌株。
2、栽培時間與菌齡選擇:冬春季節出菇的菌棒適宜選擇90~120天菌齡的菌株,在3~6月份的中低溫季節生產菌棒。因為秋栽氣溫高、時間短,菌棒生產風險大,菌株定要60-70天左右,容易出現白棒出菇現象,管理技能難度增加。
3、栽培模式:一是菇棚建造模式適宜單體拱棚,高溫連棟大棚拱骨架應能抗御20年一遇的積雪壓力和抵風能力。二是菇棚覆蓋塑料和遮陽網都要具備收放條件,方便冬季采暖保溫和夏季通風避光的管理需要。三是因為陰雨連綿天氣較多,冬春季節出菇適宜層架式出菇,夏季出菇適宜立棒出菇和地面輕放菌棒(相間縫隙用細沙封閉,菌棒之間不留空隙,菌棒收縮縫隙用杉木鋸末填縫)出菇。無論出菇的高溫連棟大棚模式如何,其菌棒培養與出菇模式,適宜“兩場制”,就是菌棒培養棚和出菇棚完成。
上一條: 在高溫連棟大棚中應怎樣調控香菇的密度?
下一條: 智能溫室建設在冬季的防寒工作
相關行業知識
- 2017年10月,給壽光建設3000平米的智能連棟溫室
- 2017年9月,給菏澤劉經理建設100畝地的蔬菜溫室大棚
- 2017年3月,給青州何官建設50畝地的連棟薄膜溫室
- 2017年6月,何官建設5000平方高溫連棟大棚
- 2016年3月,在山西建設300畝的生態溫室餐廳
- 2015年8月,在新疆建設350畝蔬菜溫室大棚
- 北方人在安徽建起蔬菜溫室大棚
- 玻璃生態餐廳讓餐飲變得有趣
- 生態溫室餐廳的介紹
- 智能溫室建設在冬季的防寒工作
- 在高溫連棟大棚中應怎樣調控香菇的密度?
- 帶你了解一下生態溫室餐廳
- 你了解生態溫室餐廳的配套技能嗎?
- 連棟薄膜溫室與玻璃溫室有哪些不同?
- 玻璃溫室通風的方法
- 冬季蔬菜溫室大棚施肥的注意事項
- 紋絡式智能連棟溫室知多少
- 連棟薄膜溫室的光照調控原理是什么
- 連棟薄膜溫室漏雨的原因
- 智能溫室建設需要考慮的方面